欢迎您访问投保通网站,投保通为您专业全面解答保险知识疑问!
- 重庆
- 投保通QQ群
- 投保通公众号
-
扫码关注公众号
-
健康险市场迎来22年来的重大变革,一款既能保障健康又能分享红利的产品重新登场。
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《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”。
这意味着时隔22年后,分红型健康险将再度回到保险市场。
这款兼具保障与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,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求,还有望通过浮动收益帮助抵御通胀对保额的侵蚀。
一、政策破冰:分红型健康险为何22年后重出江湖?
分红型健康险在我国并非全新概念,它最早出现在2003年左右,以分红型重疾险产品为主。
但当时由于保险公司定价、风险管理能力有限,导致加入分红设计的重疾险销售误导频发。
为规范市场,原保监会在2003年5月发布《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》,明确“保险公司不得将其他产品形式设计为分红保险”,分红型健康险从此退出历史舞台。
二十多年过去了,我国健康险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24年,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已接近万亿元,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达6223亿元,近10年年均增速约20%。
与此同时,健康险市场也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。数据显示,2024年健康险市场保费收入前五的险企市场份额高达62%,产品重合度超过70%,导致“价格战”成为部分险企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。
此外,传统健康险特别是重疾险,在近年来面临销售疲软。2019年重疾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-5.9%,首次出现负数,新单件数持续下滑并延续至今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监管层重新放开了分红型健康险,此举被视为保险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,也释放出监管部门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的信号。
二、产品解读:分红型健康险到底是什么?
分红型健康险,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健康险的基础上附加了分红功能。
投保人除享受原有的大病保障外,还能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额外获得红利分配。
与传统健康险相比,分红型健康险有两大特点:
一是保障与理财相结合。传统健康险是纯粹的消费型产品,无现金价值积累;而分红型长期健康险在提供基础疾病保障的同时,赋予了保单一定的储蓄和投资属性。
二是抵御通胀侵蚀。传统重疾险多为长期险种,保障周期长达数十年,漫长时间里,通胀可能逐步侵蚀固定保额的实际购买力。而分红型健康险通过保额递增,能够有效对抗这种侵蚀。
根据分红发放的方式,分红型健康险主要分为两大类:
一种是保额分红,分红用来购买保额,保额越高,理赔金额就越多,保单现金价值也会随之增长;
另一种是现金分红,分红可以直接派发,保额没有变化。
三、红利分配:消费者如何分享保险公司盈利?
分红型健康险的红利来源,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假设的死亡率、投资收益率和费用率与实际的差异。
比如可能存在以下情况:实际投保人群的死亡率比假设的低,或者实际投资收益高于假设的收益。
这些差异使得保险公司产生了一定的盈余,这就是分红险可分配盈余的来源。
根据中国保监会规定,保险公司每年至少应将分红保险可分配盈余的70%分配给客户。
华泰证券研报预计,分红型重疾险放开后,其隐含投资回报率预计将从当前的2%提升至2.5%—3% 左右,既能显著提高客户回报,从长期看,也有助于让保障水平与通胀保持同步。
四、市场前景:分红型健康险将带来哪些变革?
业内普遍认为,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,将有助于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。
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:“在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,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,正好契合了当前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的趋势,有助于通过浮动收益提升产品吸引力。”
对保险公司而言,这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华泰证券分析指出,分红型健康险的引入,一方面能切实提升消费者福利,助力重疾险保障水平抵御通胀侵蚀;
另一方面可增强寿险业增长动能、优化利源结构,有效抵御利差损压力。
随着《意见》正式实施,监管评级良好的头部保险公司将持续创新推出分红型重疾险,推动健康险保费增长。
据华泰证券分析,随着分红型重疾险放开,重疾险隐含的投资回报率有望从当前的2%提升到2.5%至3%,显著提高客户回报。
未来,当你再次购买重疾险时,不仅能为健康添一份保障,还可能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。保障与理财的平衡,正是分红型健康险最大的魅力所在。
随着配套细则的陆续出台,各保险公司将推出怎样的分红型健康险产品,市场正拭目以待。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