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投保通网站,投保通为您专业全面解答保险知识疑问!
- 重庆
- 投保通QQ群
- 投保通公众号
-
扫码关注公众号
-
谁都怕 “一场病掏空积蓄”:阑尾炎手术要 1 万多,癌症治疗要几十万,就算有社保,自己还是要掏不少钱。而健康险,就是帮你扛住这些 “健康风险” 的 “钱袋子”。但市面上的健康险五花八门,到底该怎么选?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:健康险分哪几类?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在哪买更靠谱?
一、先搞懂:健康险分 4 类,每类保的不一样
健康险不是 “万能险”,不同险种对应不同需求,先看清 “保什么” 再买。
1. 医疗费用补偿型:看病花的钱,能报销(和社保互补)
核心作用:帮你报销门诊、住院的医疗费,社保报完剩下的部分,它能接着报,甚至能报社保外的进口药、自费药。
保什么?
住院的床位费、手术费、检查费,门诊的挂号费、药费,只要符合合同约定,都能按比例报。比如社保报了 60%,它能报剩下的 40%(扣除免赔额后)。
举个例子:
小王突发急性阑尾炎,住院手术花了 1.5 万,社保报了 8000,剩下的 7000 里,他买的医疗费用补偿险(百万医疗险)扣除 1 万免赔额后,虽然这次没报上(因为 7000 没超过免赔额),但后来他查出肺炎住院花了 3 万,社保报 1.2 万,剩下的 1.8 万超过免赔额,保险公司报了 1.6 万,自己只掏 2000。
适合谁?
担心 “看病自付部分太多” 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、上班族,一年花 300-500 块,就能保百万保额,性价比高。
2. 重大疾病保险(重疾险):确诊大病,直接给钱(用途不限)
核心作用:只要确诊合同里写的重大疾病(比如癌症、心梗、脑中风),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一笔钱,你可以用来付医疗费、养病期间的生活费,甚至请护工,怎么花都行。
保什么?
除了重疾,很多产品还保 “轻症”(比如早期癌症)、“中症”(比如中度脑中风),确诊后也能赔一部分钱(比如重疾保额的 30%)。
举个例子:
李姐买了 50 万保额的重疾险,后来查出甲状腺癌(属于重疾),不用等治疗结束,提交诊断证明后,保险公司很快赔了 50 万。她用 20 万付了手术和康复费,剩下的 30 万存起来当养病期间的收入,没让家里经济受影响。
适合谁?
有家族病史(比如癌症、糖尿病)、家庭经济支柱,或者担心 “大病后没收入” 的人,建议保额至少 50 万(覆盖 3-5 年的家庭开支)。
3. 意外伤害保险(意外险):意外受伤了,能报销 + 赔钱(保费低)
核心作用:保 “突发的、非疾病的” 意外,比如摔跤、烫伤、交通事故,主要管两件事:一是意外医疗费报销,二是意外导致残疾 / 身故赔钱。
保什么?
意外医疗:比如打篮球摔骨折,治疗费花了 8000,能报 6000;
意外伤残 / 身故:比如车祸导致十级伤残,赔保额的 10%(100 万保额赔 10 万);若不幸身故,赔全额保额。
举个例子:
小张喜欢爬山,买了 100 万保额的意外险,一年才花 200 块。一次爬山时不小心摔伤,骨折治疗费花了 1.2 万,意外险报了 1 万;后来复查时医生说有轻微伤残,又赔了 5 万,相当于 “看病没花钱,还补了养病的钱”。
适合谁?
所有人!尤其是经常出差、运动多、从事高风险职业(比如建筑工人、快递员)的人,保费低、保额高,是 “基础保障必选项”。
4. 健康管理型:不仅保看病,还帮你管健康(有增值服务)
核心作用:在报销医疗费的基础上,多了健康管理服务,比如定期体检、健康咨询、绿色就医通道(帮你挂专家号、安排住院),相当于 “保障 + 服务” 二合一。
保什么?
除了医疗报销,还能享:专属健康顾问(随时问健康问题)、癌症早筛(比如肺癌 CT 筛查)、国内顶尖医院的二次诊疗意见(比如不确定诊断结果,帮你找专家复核)。
举个例子:
王叔叔买了健康管理型健康险,每年能免费做一次全面体检,去年体检时查出肺部有小结节,保险公司帮他预约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呼吸科专家,还安排了快速就诊,最后确诊是良性,不用手术,他说 “不仅能报销,还能省心找专家,太值了”。
适合谁?
注重 “预防疾病”“想享高品质医疗服务” 的人,比如中老年人、高收入人群。
二、选健康险,4 个因素别忽略(不然容易踩坑)
选对健康险,关键看 “是不是适合你”,这 4 个点一定要盯紧。
1. 先明确 “你需要什么保障”(别盲目买)
买之前先问自己 3 个问题,避免 “买了用不上”:
你有什么风险?比如家族有癌症史,优先选重疾险;经常运动,补一份意外险;
你的预算多少?建议健康险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 5%-15%,比如年收入 20 万,每年花 1-3 万买健康险就够了,别让保费压垮生活;
你在什么人生阶段?年轻人可以先买 “百万医疗险 + 意外险”(便宜),30 岁后加重疾险;有孩子的家庭,优先给家长配足保障(家长是孩子的 “保护伞”)。
2. 仔细读 “保险条款”(别忽略 “不赔的情况”)
很多人理赔被拒,都是因为 “没看条款”。重点看 3 个地方:
保障范围:比如重疾险是不是包含你担心的疾病(比如甲状腺癌、乳腺癌)?医疗险能不能报社保外的进口药、质子重离子治疗(治疗癌症的先进手段)?
免赔额和赔付比例:免赔额越低越好(比如医疗险免赔额 1 万,比 2 万好),赔付比例越高越好(比如 100% 报销比 80% 好);
等待期:等待期内生病不赔,优先选等待期短的(比如医疗险等待期 30 天,比 90 天好)。
看不懂的条款,直接问保险公司客服或经纪人,别 “猜着买”。
3. 选 “信誉好的保险公司”(理赔有保障)
保险公司的 “实力” 很重要,不然真出事了可能赔不了:
看 “偿付能力”:去银保监会官网查,选 “偿付能力充足率” 达标的公司(A 类、B 类最好),说明它有钱赔;
看 “口碑”:网上搜搜用户评价,比如 “某保险公司理赔快不快”“客服态度好不好”,优先选理赔效率高、服务贴心的;
看 “网点”:如果喜欢线下服务,选网点多的公司(比如平安、人保),方便提交材料、咨询问题。
4. 选对 “保费支付方式”(减轻经济压力)
保费支付别跟风,结合自己的收入情况选:
支付方式:年缴比月缴、季缴划算(很多公司年缴能省 5%-10%),收入稳定的人优先选年缴;收入波动大的(比如自由职业者),可以选月缴,减轻短期压力;
缴费期限:重疾险等长期险,尽量选长一点的缴费期限(比如 20 年、30 年),每年分摊的保费少,而且很多产品有 “保费豁免”—— 如果缴费期内确诊重疾,剩下的保费不用交,保障还在。
比如 30 岁买重疾险,选 30 年缴费,每年交 8000;选 20 年缴费,每年要交 1 万,显然 30 年更划算。
三、买健康险,3 个渠道任你选(各有优势)
不同渠道各有方便之处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。
1. 保险公司(官方渠道,放心)
分线上和线下,适合喜欢 “直接对接保险公司” 的人:
线下:找保险公司的代理人(比如平安代理人、泰康代理人),他们会一对一问你的健康状况、需求,帮你设计方案,还会帮你填健康告知、提交材料,不用自己操心;
线上:上保险公司官网或 APP(比如平安健康 APP、支付宝上的好医保),自己看产品详情、算保费,通过 “智能核保”(回答健康问题)快速知道能不能买,几分钟就能完成投保,电子保单直接存手机里,方便查。
2. 保险经纪人(帮你对比,省心)
经纪人不隶属于任何保险公司,能帮你对比多家产品,适合 “不知道选哪款” 的人:
怎么帮你?比如你想要 50 万重疾险,经纪人会从平安、泰康、友邦等多家公司里,挑出 3-5 款符合你需求的产品,帮你对比 “保障范围、保费、免赔额”,还会解释条款里的坑;
后续服务:投保后如果要理赔,经纪人会帮你收集材料、和保险公司沟通,提高理赔效率,不用你自己跟保险公司 “扯皮”。
3. 网络平台(方便对比,性价比高)
比如支付宝蚂蚁保险、微信微保、京东保险,适合 “喜欢自己选、追求方便” 的人:
优势:平台上有很多公司的产品,输入你的年龄、性别,就能直接看不同产品的保费和保障,还能看用户评价(比如 “这款医疗险理赔快吗”);
注意:一定要查平台资质!看有没有 “保险中介业务经营许可证”(一般在官网底部),避免在没资质的 “黑平台” 投保,不然理赔没人管。
最后:给你的健康险选购小建议
先保 “大人”,再保 “孩子”:家长是家庭的经济支柱,先给家长配足重疾险、医疗险、意外险,再给孩子买,不然家长出事了,孩子的保障也没人续;
健康告知别隐瞒:有高血压、结节这些情况,如实告诉保险公司,能承保就承保,不能承保也可以加费、除外(比如不保结节相关的疾病),总比理赔时被拒好;
定期复盘:每隔 1-2 年看一次你的健康险,比如收入涨了,就提高重疾险保额;年龄大了,就补充一份防癌医疗险(健康要求宽松)。
健康险不是 “买完就忘的产品”,而是 “帮你扛健康风险的后盾”。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年轻人,还是有家庭的中年人,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从 “医疗险 + 意外险” 开始,逐步搭建自己的健康保障。如果拿不准,找个靠谱的经纪人聊聊,别让 “不懂” 耽误了自己的保障。
0 条评论